2022年6月9日,國際學術期刊Frontiers in Nutrition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陳雁課題組的題為“Intermittent caloric restriction promotes erythroid development and ameliorates phenylhydrazine-induced anemia in mice”的最新研究成果,該成果闡述了間歇性熱量限制對小鼠紅系發育的影響。
熱量限制是一種有效的飲食干預方式,已被證明在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預防心血管疾病、抑制炎癥與延緩衰老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陳雁課題組前期研究表明間歇性熱量限制能夠緩解小鼠糖尿病、脂肪肝、多發性硬化以及炎癥性腸病,而間歇性熱量限制對血液系統是否有影響尚不明確。
本研究探索了間歇性熱量限制與持續性熱量限制對小鼠紅系發育的影響。間歇性熱量限制組小鼠采用3-4模式進行干預,即前3天每天攝入對照組進食熱量的30%,后4天自由進食。持續性熱量限制組小鼠每天攝入對照組進食熱量的70%。研究發現,間歇性熱量限制2周,外周血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水平升高,網織紅細胞數量增加。間歇性熱量限制2周還促進了小鼠脾臟髓外造血,而持續性熱量限制則主要促進骨髓中紅細胞生成。進一步用苯肼誘導小鼠急性溶血性貧血,發現短期間歇性熱量限制而非持續性熱量限制能夠改善小鼠貧血癥狀。此外,短期間歇性熱量限制還增多了骨髓中定向紅系祖細胞BFU-e的數量。綜上所述,這一研究表明,短期間歇性熱量限制而非持續性熱量限制具有較強的促造血作用,并可改善PHZ誘導的小鼠急性溶血性貧血。
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博士白美娟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陳雁研究員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感謝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王蘭研究員為該研究工作提供了血液分析的幫助。該項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經費資助,以及營養與健康所公共技術平臺和動物平臺的支持。